打破四种思维牢笼之四“信息茧房”

 

打破四种思维牢笼之四“信息茧房”

“未来一切的竞争,其实都是抢占认知高地的竞争”


信息.png


《信息茧房(Information Cocoons)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,他观察到在网络时代,大众的信息需求往往被自身独特的兴趣所引导,进而聚焦于某些特定的领域,从而降低了对其他信息的接触频率,最终被困于一个由自己兴趣构建的信息茧房中。》


1.个体信息过滤机制:在信息生产与传播效率极大提高的今天,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过载问题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个体会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,形成具有个体特征的信息筛选片面化倾向。这种机制使得我们的信息获取局限于自身的信息视野之内,忽略了那些可能对我们有益但不符合当前兴趣的内容。


2.智能信息推荐算法: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,智能信息推荐算法成为解决信息过载问题、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有效途径。然而,这些算法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,也加剧了信息茧房的形成。它们基于我们的历史浏览行为和信息偏好进行内容推荐,使我们更容易接触到与自己观点相似或相近的信息,而忽略了那些可能带来新观点、新视角的内容。


信息茧房的存在对个体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


局限个人视野:在信息茧房中,个体只关注自己熟悉的领域,并持续、反复加深兴趣爱好,形成一个坚固的“回音室”。这会导致视野局限,降低独立思考的能力,更无法形成大局观。例如,过度关注娱乐信息而忽视时事政治、社会热点的人,可能会与时代脱轨,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。


加重群体极化:信息茧房中的个体往往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,形成同类同质群体。在这种环境中,信息传播及认同度极高,但这种认同往往并非理性认同。一旦打破茧房,接触到外部不同声音时,个体会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性,导致群体极化现象加剧。比如,粉丝群无法接受外部反对偶像的声音,进而集中开展网络暴力行为。


淡化社会黏性:信息茧房效应会使个体变得孤立、狭隘,总是逃避现实社会和生活。这种孤立状态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成长,也不利于社会的团结与和谐。个体在茧房中难以与其他群体和谐相处,导致社会黏性下降,社会整体凝聚力减弱。


破茧之路:应对策略与建议


加强媒体行业自律和监管

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,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。媒体行业应加强自律,避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推送低俗、虚假内容。同时,相关管理部门及行业协会应强化监管职责,防止媒体以用户定制为借口推送不良信息。


优化信息推荐机制

智能信息推荐算法在提供便利的同时,也需要不断优化以避免加剧信息茧房效应。算法应更加注重多元化和平衡性,避免过度迎合用户兴趣而忽略其他重要信息。同时,用户也应主动调整自己的信息偏好设置,尝试接触不同领域的内容。


提升用户媒介素养

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、分析、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。提升用户媒介素养是破解信息茧房效应的重要途径。用户应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信息辨识能力,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。同时,积极参加社会生活、沉下心做调研也是提升媒介素养的有效方式。


倡导开放心态与多元交流

在信息茧房效应下,个体往往容易形成固化的观点和认知。因此,倡导开放心态、鼓励多元交流显得尤为重要。个体应主动接触不同领域的信息和观点,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声音和看法。同时,积极参与社会活动、加入兴趣小组等也是拓宽视野、增进交流的有效方式。


利用技术手段辅助破茧

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来辅助自己走出信息茧房。例如,使用跨平台的信息聚合工具来获取不同来源的信息;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来分析自己的信息消费习惯并作出调整;参与在线学习课程或研讨会来拓宽知识面和视野等。


破茧:面对信息茧房的困境,我们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来逐步走出茧房,促进多元化、全面化、综合性发展。


这个时代信息传播高度透明发达,每个人看似都能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;但也因此深陷信息的洪流中,各种杂念和欲望都被勾起,看到的都是各种荒唐和妄想,成了睁着眼的瞎子。


未来的世界,将被分割成一个个的小单元格,相同的人被放在同样的单元格,单元格的墙壁十分坚实,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/认知监狱里。


这些人之间互相肯定和认可,拥有共同的一片天,然后利用短视频/直播/游戏/网购等等,让他们玩的不亦乐乎,最后再把他们折叠起来。


在算法的配合下,未来的内容生产和推送机制将更加高明,可以精准的投放他们最想要的东西,这些人未来都将是被喂养和投递的。


互联网的作用,原本是让井底之蛙开一开眼界,认识一下井口以外的世界;可实际情况却是成干上万的井底之蛙,通过互联网相互认识并产生认同,相互交流以后达成肯定和共识,坚定不移的认为世界的确只有井口那么大;只要心里有那么一口井,到哪里看到的都是同一片天。


声明: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文传送门:http://xiaohuidan.com/p16.html